秘境中的万塔之城
蒲甘 ,最初是由十九所村落汇集成的小镇,古时被称为“阿利摩陀那补罗”,后成立蒲甘王朝。自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蒲甘先后建造的佛塔就达万余座,是名副其实的“ 万塔 之城”。数百年来,蒲甘历经战火兵灾和1975年的大地震,百分之八十的佛塔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经过修复后蒲甘仍存有2000余座佛塔幸存于世,人们在这里可以真切感受到 缅甸 佛教文化曾与今的灿烂与辉煌。虽形式感不如 吴哥窟 讲究别致,细节雕刻也不如吴哥窟精美绝伦,但规模数量却远大于吴哥窟,密密麻麻,高低错落,气势恢宏,成为全球十大最美日落之一。
蒲甘 景区面积不是太大,北边是 良乌 ,南是新蒲甘,老蒲甘则夹在中间。佛塔密集区主要分布在良乌至老蒲甘的区域内,老蒲甘及周围是蒲甘景区的核心地带,寺庙佛塔最多;新蒲甘位于老蒲甘以南3公里,是一个以居民点和商业点为主的 新城 镇,能为游客提供食宿,周边有少量景点;良乌位于老蒲甘 东北 4公里,是大多数游客落脚的地方,三地之外是大片荒野。
即便如此,面对未知土地上的 万塔 之城,两天时间要怎么计划安排行程?
首先,必须知道新旧 蒲甘 及娘乌佛塔的分布,地图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蒲甘的两千余座佛塔,小型佛塔占多数,因不同时期相互模仿修建,大型佛塔造型较多雷同,而剩下极具代表性且可观性强的佛塔也不过二十余座。
最后,在地图上把要去的佛塔圈出来,根据远近行程情况制定路线即可。马车、e-bike及自行车是绝大多数游客采用的交通工具,蒲甘的游客老外占很大部分,并且大多都选择自行车,极少有坐马车的。
坐着马车寻佛塔
在 蒲甘 的第一天,我们选择马车悠闲出游,这是最轻松的游历方式,不需要自己找寻佛塔,因为当地车夫对佛塔的分布了如指掌。
马车是头天到达 蒲甘 时找到的(道路上、酒店门口,随时可找到马车),确定价格后告诉他所住的酒店并约好第二天出发时间,车夫会准时来酒店门口接人。蒲甘马车收费因行程而定,一整天行程(日落)加上第二日的日出,共30刀。
在 蒲甘 的两天,我们所去的佛塔皆是极具代表的,着重介绍十二座佛塔中的典范(路线见下图)。
瑞喜宫塔——古老之塔
瑞喜宫塔是蒲甘必去的佛塔,建议早些去,错开人流高峰。
穿过一个长廊,映入眼帘的即是金碧辉煌的 瑞喜宫塔 ,它的修建在 缅甸 宗教建筑领域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仰观大 金塔 的原型,始建于11世纪,是缅甸大型佛塔建筑的开山鼻祖,标准的四方对称结构,中间是饱满的钟形塔尖,以多层方形平台为基座,这种形式就是典型缅甸风格佛塔建筑。它不仅是 蒲甘 地区最大的佛塔,同时还是蒲甘塔群中唯一用石头建造的佛塔。
佛塔高40多米,周围环绕着数十尊高大的雕塑,四面各有一铜亭,亭内还有一尊精美的立佛,塔中供奉着从锡兰迎回的佛祖的一颗佛牙舍利和佛陀额饰。每天都有虔诚的 缅甸 人来给塔身贴金祈福,因此通体金光灿灿,黄昏时分,寺塔在射灯映照在深蓝天空的衬托下,更是迷人辉煌。
佛塔正面路边的一个小水洼,是此处别致的景点——倒影金顶,众多摄影作品都出自这里。
瑞喜宫塔瑞喜宫塔是开国之塔,是缅甸现代佛塔的原型,缅甸最著名的四大佛塔之一,它不仅是蒲甘地区最大的佛塔,同时还是蒲甘塔群中唯一用石头建造的佛塔,历史悠久,是第一座缅甸风格的佛塔。 瑞喜宫塔为四方对称结构,式样为中央一座钟形的实心大金塔,造型以3层方形平台为基座,上接一八角形平台连接钟形塔,这种形式成为后来蒲甘平原许多佛塔建筑范本。塔四周是露天走道,有无数小塔和亭台,走道外围是一圈寺院殿堂,开四门建逾百米的长廊作为出入口。瑞喜宫塔高40多米,周围环绕着53尊高大的雕塑,包括狮子雕、摩迦罗雕(一种形似鳄鱼的动物)和蟾蜍雕。塔的四面各有一铜亭,亭内各有一尊精美绝伦的立佛。
悉隆敏罗寺——年轻之塔
和 瑞喜宫塔 相对应的是位于 良乌 至老 蒲甘 公路间的 悉隆敏罗寺 ,它是蒲甘最后一座 缅甸 式样的寺庙,也是蒲甘最年轻的一座寺庙,即便如此也有700多年历史。典型的金字塔结构让寺庙格外庄重,原本也是可以到达上层的,基于保护现也只能在平层欣赏。晚上有灯光照明的悉隆敏罗寺格外漂亮。
主塔高耸,玉米穗塔尖直指天空,周围的小塔尖分布紧簇。红色砖体的塔身,门墙上有水波形砂岩装饰,细腻精美,极具风格,塔内还残存了一些壁画,可供游客观赏。
悉隆敏罗寺西隆敏罗寺是由悉隆敏罗王(1211-1234)在1218年建的,是蒲甘最后一座缅甸式样的寺庙,已有700多年历史,据说是蒲甘最年轻的一座古刹。寺庙是在悉隆敏罗被选为太子的地点上建造的,悉隆敏罗是拿那拔地薛胡王(Narapatisithu,1139-1210)的儿子,他在五个兄弟当中脱颖而出。选择的过程依据了王朝的传统,即在地上插一把大白伞,候选人围绕四周,伞倾斜方向的人胜出。悉隆敏罗王后来把这个传统给废除了,王位传承由御前会议决定。 西隆敏罗寺高46米,边长43米,建筑形式与苏拉玛尼佛塔相似。寺庙由两个叠起来的巨大正方体组成本体,在二层的立方体上耸立巨大的尖顶。上下两层均立有四面佛,分别对着四个入口。寺庙内部残留着壁画的痕迹,外面墙上还有一些灰泥浮雕的残片。
阿南达寺——最美之塔
阿南达寺 被称为 蒲甘 最优美的建筑,以佛祖释迦牟尼弟子阿南达名字命名。我们去的时候正在修葺,但仍掩盖不住它与众不同的气质。它和 缅甸 式倒扣圆钟的佛塔有着本质的不同,基本以方形构建,讲究的是均衡构造,也就是 希腊 十字形建筑结构,因而显得端庄壮美。虽整体结构不太像当地建筑,但细节上仍是脱离不了 东南亚 元素,如屋顶的东方造型的 石狮 怪兽雕塑以及墙上莲花花瓣的装饰。而外墙上因常年雨水冲刷出的深色印记反而给寺庙增添几分韵味。
东南 西北 面各有一门,门内有一尊高约十米的释迦金佛,据说这四座大佛原本只有两座,后来又仿照再造了两座。佛教文化向来讲究慈悲为怀,善心善果,佛像满面笑容,嘴角上扬,但当你逐渐走向大佛,大佛表情也逐渐肃然,而走到佛像底下法相则又是庄严无比。
阿南达寺阿南达寺坐落在Old Bagan古城墙的东面,寺名来自于佛陀的声闻弟子以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它是蒲甘第一座大庙,也是至今最优雅美丽的佛教建筑,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筑,孟族式样的建筑同时带有北印度的风格,反应了蒲甘早期寺庙向中期演变的过程。 寺内四方位各有立佛一尊,高9.5米,被公认为蒲甘最庄严美丽的佛像。其中南北两尊是原始遗留下来的,而东西两尊损于火灾,后于18世纪重建。南面的大佛最叹为观止,当你远看佛像时,大佛笑的非常慈祥和蔼,但是当你走到大佛的脚下再抬头,法相却变得庄严非常,令人不由自主地跪地膜拜。
他冰瑜塔——最高之塔
他冰瑜意指“般若”,即无所不知的佛祖。站在他冰瑜 塔下 为之赞叹,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座佛塔,因为它特别高大,金色塔尖高耸直逼苍穹。与 蒲甘 最优美的 阿南达寺 合称“蒲甘双塔”,它是蒲甘最高的塔,同时是蒲甘第二大塔。
他冰瑜塔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佛塔,是两个正方建筑重叠在一起的复合式结构,兼具 阿南达寺 早期和乔多波陵塔晚期建筑风格,塔壁刻有著名的巴利文长颂石刻。它共有七层塔坛,曾是观日的最佳地点,因又被称为“望塔”,现在所有的楼梯都封住了,不允许游客登顶了,但在 蒲甘 不管你登上哪座塔,都可以见到他冰瑜塔和阿南达寺这对“蒲甘双塔”的身影。
他冰瑜塔他冰瑜塔是蒲甘最高的佛教建筑和蒲甘遗存的地标之一。他冰瑜意指“般若”,即佛祖的无上智慧,无上正等正觉。它也是阿拿翁薛胡王(公元1112-1167年)用了50余年兴建的,塔高66米,为蒲甘第二大塔。 有别于阿南达寺的正方形,东翼部分向外突出,打破了完全对称的格局,这样的形式被之后很多大庙,比如Sulamani和Gaw-daw-palin所继承。塔分两层,每层上有三级浮屠,次第收缩,用墙垛和小塔装饰,最上面是一座高高的金塔。塔内分5层(第一二层曾经由僧侣居住,第三层是冥想空间,第四层为图书馆,第五层为佛)。塔壁刻有著名的巴利文颂石刻。 佛寺东门外有神狮护卫,寺内有回廊。墙上开了两层窗满足寺内采光的需要,壁画残留不多,西翼仍留少许。塔内原有楼梯,可盘旋而上直达七级塔坛,站在佛塔顶端可俯瞰整片蒲甘平原,视野极佳,拂晓和傍晚看周围景色,非常壮观,因此又被称为“望塔”。但现在所有的楼梯都封住了,不准登楼。
素威库吉佛塔——皇家之塔
素威库吉佛塔 离他冰瑜塔很近,步行即可到达。寺庙在孟族庙宇建筑模式基础上又融入了后期塔基高筑的风格,是玉米穗状塔寺尖顶的代表。
相传主持兴建他冰瑜塔与 瑞喜宫塔 的阿隆悉都王在这里被其儿子活活闷死,并且此塔离王宫遗址很近,所以 素威库吉佛塔 被认为是一座皇家佛塔。
一边角落有台阶可以上去, 蒲甘 寺庙大多窗户都小而密,我想是既能够保证通风良好,又可以阻止室外强光照射破坏寺内古迹。
上行至观景平台,视野开阔,能够清楚看见近处的他冰瑜塔和 阿南达寺 ,只是不算太高,勉强可以作为观日的地点。
素威库吉佛塔素威库吉佛塔有金洞(the Golden Cave)的意思,也被叫做“Nandaw Oo Paya”,宫前之塔的意思。令人惊诧的是King Alaungsithu在此寺内被其子Narathu活活闷死而蒙难,使得此寺有着悲情气氛。 游人在这里可以沿着幽暗神秘的通道爬上高层的观景平台,因为这里位于整个古城的偏西位置,非常适合遥望东面万塔林立的蒲甘平原,特别是位于轮廓最美的阿南达寺塔和达比纽寺塔西侧,而且距离两塔很近,日出时分用最美的两塔作为前景,徐徐攀升的红日和佛塔林立的平原作为远景,可以拍出非常漂亮的照片。
摩诃菩提寺——印度之塔
摩诃菩提寺 是 蒲甘 唯一的 印度 孟加拉风格的佛塔,是仿造印度 菩提伽耶 的摩诃菩提寺建造的。四方形底座上是锥形塔身,塔身布满佛龛,每个佛龛里面有一尊坐佛,整个佛塔四百余个佛龛组成,佛龛里佛像形态各异,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细节装饰都独树一帜、极其别致。
佛塔四面的佛龛,底层是方形佛龛,中部及上部则是倒扣圆钟的拱门式样,如此一层层布满整个佛塔,若是每个佛龛都点满香烛供奉,待至夜晚是何等令人惊叹之景。
摩诃菩提寺摩诃菩提寺是蒲甘唯一的印度孟加拉风格的佛塔,由醯路弥路王仿造印度比哈尔邦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Mahabodhi Temple Complex at BodhGaya)而建,当年释迦牟尼在那里悟道成佛,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摩诃菩提寺是在1215年建造的,在佛塔周围兴建了6座小佛塔,形如众星捧月一般。摩诃菩提寺的底座为四方形,塔身为方锥形,塔身有一个个内凹的佛龛,每个佛龛里面有一尊坐佛,整个佛塔便由无数个小佛龛组成。
达玛央吉佛塔——最大之塔/残暴之塔
达玛央吉佛塔 是 蒲甘 地区最大的佛塔,而且也是建筑艺术最好的佛塔。这个庞然大物只有塔座没有塔尖,更像是每层逐渐减小的玛雅金字塔,但并非设计如此,而是塔还未完工兴建者就去世了。
说起兴建者,就又要说起建造者拿勒胡国王,前面提到他冰瑜塔的兴建者隆悉都王最后是在 素威库吉佛塔 被自己儿子所杀害,而 达玛央吉佛塔 的兴建者就是那位不孝之子。他弑父杀兄后变得心神不宁,极其敏感,与其说是自知罪孽深重而建此塔不如说是为了寻求解脱之法,因为之后拿勒胡国王并未悔过仍然残暴,造塔期间日夜监工,对工程质量要求极高,若砖缝稍欠紧密,就会砍断工匠手指,至今寺内都还有十字交叉凹槽的砍手石,因此达玛央吉佛塔也是残暴之塔。拿勒胡国王在位三年就被其岳父 印度 王子派刺客所杀,工程还未完,拿勒胡国王生前本就不得民心,之后也无人愿意继续建造这座佛塔,最终塔尖至今也未建造。
远处看 达玛央吉佛塔 犹如一座古堡,三角形的稳定结构,棱角分明的层次,佛塔的拱门环环相扣,呈现的是一种固若精汤的防御感。凯旋门般气派的城门,虽已残败,但仍旧可以看出其精湛的建造技艺。
作为砖塔建筑的杰出代表,由赭红色的砖块整齐排列的宽广墙体让人叹服,地上的砖石排列也是有条不紊。步入 达玛央吉佛塔 内部,石板地面在长年岁月下已被踩得十分光滑,墙壁非常高,高处开窗的位置高悬几近廊顶,透进自然光线,照亮佛塔内部。而被封的中心的庙宇,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内部就被断砖碎石填满,四个房间中的三个都被砖石填满,至于被封的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达玛央吉佛塔达玛央吉佛塔,是蒲甘佛塔群中最大的佛塔,也是砖塔建筑杰出代表。塔体由大块红砖砌成,砖与砖之间结合紧密,连针都插不进去。拱门造型独特。佛塔内没有突出的大佛像,但是回廊大气,光影迷人,窗户透进自然光线,照亮了佛塔内部。达玛央吉佛塔的建造模仿阿南达寺,但佛塔中心的庙宇被封,原有的两条环形走道,内环已被封。 达玛央吉佛塔史说为残暴之塔。建造者那亚都(Narathu)国王(蒲甘王朝第45任国王1167-1170),残暴异常。达玛央吉也是其为赎杀父Alaungsithu及兄长Min-Shin-Saw之罪而建。其对建造佛塔要求极为严苛,如果砖缝稍欠紧密,就会砍断工匠手指,所以塔里现在还摆放着当时的刑具。结果1170年,塔未完成国王就被刺杀,此后建设就告中止,至今塔顶仍未修复。
苏拉玛尼佛塔——壁画之塔
苏拉玛尼佛塔 与他冰瑜塔一样是双层复式建造结构,但浮雕及门楣的火焰三角形造型独具 印度 特色。其外观较之其他大型佛塔有些平淡无奇,使其脱引而出的是内部的壁画艺术。
在之前所至的佛塔之中,塔内墙上多多少少都有残留的壁画,但是其完整程度完全无法与 苏拉玛尼佛塔 相提并论(乌帕利寺的壁画也是比较完整的)。壁画颜色艳丽如新,风格也与其他佛塔壁画有所不同,因此也有学者怀疑是后人所绘。
寺内四周回廊壁画几乎是满工,壁画内容坐佛卧佛皆有,除此之外,更多描绘的是当时 缅甸 人的生活状况,有舞蹈的,哺乳的,饮食的,梳妆的,线条简洁但却生动传神。壁画中不仅有人物描绘,也有花鸟虫兽的内容,有大象,有猴子,有飞鸟,还有蟒蛇,可谓心态各异,十分丰富。
虽然寺内并没有禁止拍照的标语,但是保护为数不多的壁画艺术,是每一个游客的责任,所以拍照尽量关闭散光灯。
其中一面壁画的对面有上二楼的楼梯,通过窗外微弱的光线能够清楚拍下整面壁画。
苏拉玛尼佛塔根据历史记载,当Narapatisithu登Tuywin时,看到一颗红宝石在洼地中闪耀,觉得是佛的指示,便在此地建盖苏拉玛尼佛塔。1183年,两层式的苏拉玛尼佛塔完工,为蒲甘晚期建筑代表作,也有着蒲甘最美的灰泥雕塑之一。两层平台均为正方形,且各层平台角落均建有小塔Stupas,象征圣物,以表景仰之心。全塔寺共四个门廊,以朝东的门廊最大。佛塔每道门都饰有半浮雕的小型佛塔和门门楣,大量火焰及三角造型也被运用在门柱上。就艺术风格而言仍属于印度特色。
布勒迪塔——热气球之塔
传说中的394,因为它在地图上的编号是394,就是四周有铁栅栏围起来的那座小塔。布勒迪塔没有 瑞山都塔 么高,但它地理位置居中,周围的佛塔密度不逊于瑞山都塔,并且前来的人也不多,显得很安静。即便不算观日的最佳选择,但是是观看热气球的最近塔位。
太阳快要落山,人们陆陆续续前来,到这里来的老外居多,大家三三两两的朝着夕阳散座着,细声闲聊,等待着夕 阳西 下。在这里能够体会 瑞山都塔 所不能的平静时光。
布勒迪塔布勒迪塔就是传说的394,地理位置居中,可观日出日落,很多网友反映拍日出效果比日落的好。这个塔在Anawrahed Rd的东面,路品有一块小小的牌子写上名字,骑车进去约2分钟,有两个塔都比较高,后面那座就是Buledi,有铁栅栏围起来,但东面有门开可以上塔。
达玛斯迦佛塔——法王之塔
达玛斯迦佛塔 是 蒲甘 南部平原为数不多的佛塔,离著名佛塔集中的区域有些距离,需要走外围大环线才能到达,更加的原始与闭塞。正因如此这里的人都不太会英语,学生们也是通过手语表示想和我们合影,即便身处异样的眼光之中,因他们淳朴友善的笑容我们没有感到丝毫的不自在。
达玛斯迦佛塔 ,意为法王之塔,它建筑风格独特,底座是五角形,并各链接五个 通道 ,异于 蒲甘 常见的传统蒲甘佛塔的圆底座,塔身是一座巨大的倒扣金钟,显得尤其庄重神圣。
佛塔院内游客很少,基本都是当地人。正时中午,烈日当空甚是灼人,四人坐在树荫乘凉,蓝天白云,微风习习,鸟鸣悦耳,眼见一群身披暗红袈裟的小沙弥陆续进入塔中,原始得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外之境。
达玛斯迦佛塔 多层的方形塔座可以攀爬上去,可以一览无遗得横扫整个 蒲甘 南部平原,也算是一处观看日落的地点。
达玛斯迦佛塔这座佛塔的名字"Dhammayazika"源于巴利语,意思是法王之塔。塔的结构是五角形阶梯状,与蒲甘常见的圆形底座佛塔有很大的差别。佛塔有三层台阶,装饰着以《本生经》为蓝本的上釉瓷片。佛塔的各个侧面上有小佛塔,里边供奉着佛像。
帕塔达塔——平顶之塔
偶然去到的 帕塔达塔 ,有全 蒲甘 最大的观景平台,塔顶平台可以容下几百上千人,日落之前,许多当地旅行团的大巴都陆续的送游客到此,因此也成为观看日落的好去处。
寺庙的底层和大多 蒲甘 寺庙一样是四面开门方形结构,采用拱顶回廊设计。从底层的结构来看, 达玛央吉佛塔 与 苏拉玛尼佛塔 别无二致亦是双层重叠复合式,但二层的小塔结构跟巨大的一层结构完全不成比例,由此看来原本的设计应是一座雄伟的大庙,而实际像是虎头蛇尾草率完工的建筑。
登山塔顶,宽敞开阔的平台是 蒲甘 其他佛塔所不及的。放眼望去,千塔树林尽收眼底,可分辨出 达玛央吉佛塔 ,他冰瑜塔, 苏拉玛尼佛塔 几座大塔。
帕塔达塔每到傍晚就会有很多大车及马车来这里看日落,因为这个塔上的平台非常的宽大,可以容下几百上千人观日落,而且附近有村庄,所以可以见到放牧归来的羊群及牛群。如果骑单车来就要在太阳一下山就即离开,因为此时下塔的人群挤在唯一的通道上,而日落后光线很快就暗淡下来。
瑞山都塔——瞭望之塔
观看日落的官方推荐地, 瑞山都塔 。每天不到17:00游客就络绎不绝来到此处,当我们到达的时候,已是人山人海, 塔下 的空地停满了自行车与e-bike,还有旅游大巴,这是我们遇到唯一查票的景点,没有票不能登塔。
陡峻的阶梯,越往上阶面越窄,手脚并用才能攀爬至顶,本不宽敞的塔顶已聚集了众多游客,其喧嚣拥挤程度,堪比过年逛庙会。瑞山都塔 是唯一一座石梯建在塔外的大佛塔,在他冰瑜塔内部台阶关闭后,瑞山都塔是 蒲甘 平原佛塔中可以登上的最高海拔。
蒲甘 的主要大塔都环绕在 瑞山都塔 的周围,向西可以看见 伊洛 瓦底江,东面是 达玛央吉佛塔 和 苏拉玛尼佛塔 ,往北则是他冰瑜佛塔和 阿南达寺 ,往南可见错落有致的小佛塔群,东南方远处可见 达玛斯迦佛塔 熠熠生辉的大金顶。瑞山都 塔下 面的有座长条状的平房,里面有尊很大的卧佛。
帕塔达塔每到傍晚就会有很多大车及马车来这里看日落,因为这个塔上的平台非常的宽大,可以容下几百上千人观日落,而且附近有村庄,所以可以见到放牧归来的羊群及牛群。如果骑单车来就要在太阳一下山就即离开,因为此时下塔的人群挤在唯一的通道上,而日落后光线很快就暗淡下来。
余晖逆光扑来,呈现出一座座佛塔的剪影,即便天气仍欠佳,但此时此地能一起见证这样的过程,已是非比寻常的感受。远山连绵,仿佛一条靛蓝绸带, 光泽 熠熠,山边的太阳渐渐收起光芒,天空干净得没有一片云彩。
来 缅甸 多日,也没有见过一次应有的日出与日落,不过所见所感才是我所到所得的,也是属于我自己的缅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