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猎人们》作者:朱天心(全本)【TXT】 [打印本页]

作者: cooldaddy    时间: 2022-2-15 23:31
标题: 《猎人们》作者:朱天心(全本)【TXT】
简介:

本文为朱天心女士为曾相遇的猫咪们所作,即标题所谓猎人们,朱天心忠实地记录她与猫咪的交往历程,或有喜或有悔,不掩不讳,这些性格、外形各异的猫猫狗狗在朱家人家庭乃至情感中都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格物以悟道,人总爱标榜万物之主,通过与动物的相处的思考,未尝不可作为反思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范式。

原文摘录:

        若我们习惯以清除垃圾的态度对待有生命的“无用之物”,早晚,资源匮乏时,我们一样会以此态度对待“无用的”(无力缴税、只占用社会福利)老人?残疾?工伤?穷人?……剥洋葱似的一层层边缘弱势或非我族类。残酷是轻易可养成的,同样,同情心亦非不能培养练习,究竟,我们打算向下一代展现示范哪样一种对生命的态度呢?

        我们常常极不通人情地拒绝识与不识的人的请托,收养他们因出国、搬家、结婚、有了新生儿所以不能再养的猫或狗。我总不相信他们曾经能养、曾经有感情,何以不能继续下去。友人通常试图说服我们:“可是它好可爱好聪明,是什么什么哪种哪种狗耶(某个大名牌血统)。”我们更不为所动地回答:“那一定更有别人愿意收养了,我们家若是小小的流浪动物之家,也是给那些肯定没人要、叫不出名号的猫咪狗狗待的。”
        那些被车撞跛了脚的、脖子上紧缠捕狗铁丝的、中国人以为不吉利的白四脚的、医生宣布束手治不好的皮肤病顽疾的、那些真的丑巴巴的、那些照眼就知是新被主人弃养街头的丧家之犬……
        那些受损伤的和被羞辱的……
——朱天心

        此前,写作野生动物的作家,多半已经能够隐匿(人类的)自我,让动物自行出场说话。这反映了他们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的扭曲效应,于是有意识地让动物作为主体现身。可是到了同伴动物的范畴,这种意识始终不够发达。写宠物的作家自然贡献良多,让众多读者开始领略身边小动物的种种美好,也提醒饲主对宠物负有沉重的责任。不过,“宠物”一词,已经说明了这种动物乃是被“占有”的、而不是作为独立的生命与人“相逢”的。于是在作家笔下,他们无法来去自如,随缘与作家结识或者告别,留下愉快或者遗憾的故事让作家记录。这种书里所呈现的动物,温驯近人有余,却缺少了一份生命的完整感。我在这里强调动物与人的“相逢”关系,反对饲主视同伴猫狗为(善意的)“占有”对象,目的在于突出相逢关系的内在道德面向。如果说占有的本质乃是宰制,那么相逢而犹能持续地珍惜、付出,不至于流为冷漠、寡情,原因在于:承认了相逢的偶然,才能保有关怀与尊重的空间。

        关怀一个对象,意思是说,你在意他/她/它的感觉与遭遇;他的感觉与遭遇,对你具有实质的意义,你不会因为利益与方便而不列入考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活在这个充满粗暴与压迫的世界里,为了活得下去,便不得不对于周遭的世界与人(遑论动物)缺少、斩断关怀。谁能尽情关怀自己周遭的可怜人?又有几人能出于关怀,而惦记着屠宰场里的鸡猪牛羊、街头的流浪猫狗?“关怀”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于是我们多半会明智地切断关怀。
        尊重一个对象,意思是说,你承认他/她/它的**、需求、愿望、抉择自有其地位与价值,不容你从自己的立场妄加扭转和否定。在这个意义上,由于人类的霸道习性,我们不仅很少尊重人,遑论尊重动物。对于他人的习性、言论、信仰、生活方式,乃至于偏好、欲求,我们不是始终有一个“正确”与“错误”的分际吗?多数饲养宠物的人,不总是在根据自己的情绪与虚荣,百般设法“驯服”辖下那只可怜的畜生吗?“尊重”要求我们发挥高度的宽容与想象,不再以己为尊,于是我们多半会敬谢不敏。很明显地,关怀与尊重,与“宠物”这个概念并不相容,因为关怀与尊重的态度,要求我们视动物为主体而不是玩具,既不是物,更不是宠爱戏弄的对象。
——钱永祥






欢迎光临 (https://ftp.zazww.com/~zazw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