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312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0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情节概述:
《喧哗与骚动》的标题,选自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的一句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故事发生在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这个家族曾经显赫一时,家中原来拥有大量田地,黑奴成群。但如今家道已衰败破落,只剩下一幢破败的宅子,黑用人也只剩下老婆婆迪尔西和她的小外孙勒斯特了。家中充斥着没落、疯狂、令人窒息的氛围。康普生先生算是位律师,但整天喝得晕乎乎,发一些愤世嫉俗的空论,1912年病逝。康普生太太出身名门望族,老缅怀着自己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18年来总说自己快死了,家里人从她那里得不到任何温暖,反而成为家里人的拖累。
大女儿凯蒂注定要成为一个背叛此家庭道德规范的人。她不把贞操当回事。她与一个男子发生不正当的关系,有了两个月的身孕后,不得已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的青年。男方在婚后发现了隐情,在她生育后,把她逐出家门。她给女儿起名为昆丁,以纪念她哥哥,并把她留在了康普生家,自己则到大城市去闯荡。
哥哥见丁是这个没落家族的最后一个道德维系者,生性孤僻、高傲、懦弱。他维护家族的荣誉,但这种荣誉,如今却决定于他妹妹那脆弱的、朝不保夕的贞操,并且把它与自己的生死问题联系在一起。他爱他的妹妹凯蒂,但是把她看作贞操的保管者,凯蒂的遭遇使他的精神世界失去了支柱,所以,他在凯蒂举行婚礼的两个月之后,1910年6月,他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投水自尽。对昆丁来说,“未来”是看不见的,“现在”则是模糊不清的一片混饨,只有“过去”才是真实清晰的。昆丁本也想与妹妹“一起进地狱”,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与蔑视、鄙视他们的世界隔绝开来。既然这办不到,他只得结束自己的生命。
杰生是凯蒂的大弟弟,他为人势利,冷酷无情。仇恨和绝望有时又使他成为一个没有理性、不切实际的复仇狂和虐待狂。凯蒂使他失去了凯蒂丈夫应允给他的一家银行里的职位。为此,他恨凯蒂,连带着也恨凯蒂的私生女小昆丁,并把小昆丁的赡养费占为己有。虽然他仅仅是一个杂货店里的小伙计,但他顺应潮流,成为了一个实利主义者。后来,小昆丁把他藏在屋里的钱偷走,与人私奔了。
班吉是凯蒂的小弟弟。他是先天性白痴。他的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一个3岁的孩子。他没有思维能力,脑子里只有感觉和印象,而且还分不清它们的先后,过去的事与当前的事一起涌现在他的脑子里。他爱三样东西:那片为了给凯蒂办婚事、给昆丁交哈佛学费而卖掉的牧场,他的姐姐凯蒂和火光。这三样东西,对他来说,都并没有失去。因为他并不记得姐姐,仅仅是感到若有所失;火光嘛,现在的炉火里仍然跳动着他昏昏欲睡时所见到的亮光;至于牧场,卖掉以后反倒比以前更有趣了。 1933年,被送进杰克逊的州立精神病院。即使这时候,他仍然什么也没有失去。
小昆丁是凯蒂的私生女,寄养在外祖母家。小昆丁从小失去母爱,性格倔强,又遭受杰生虐待。长大后像她妈妈一样放荡不羁。她也同样把自己献给镇上的任何一个男人,同样成为众人谈论的对象。在她17岁那年,她从中午时被外祖母上了锁的房间窗子里爬出来,拉住落水管道,身子一悠,攀住舅舅那个锁上没人的寝室的窗子,打碎窗子的玻璃,爬了进去,用舅舅的拨火棍撬开锁住的抽屉取走了钱。小昆丁取走了钱,在昏暗中顺着那条落水管子爬下去,跟一个流浪艺人跑了。
全书共分四部分,以凯蒂的经历为核心,但可独立成章。每部分描写不同的一天发生的事件,分别由班吉、昆丁、杰生论述,最后部分以黑女佣迪尔西为主线,用第三人称,由作者交待、串连、补充有关线索。
班吉的故事(1928年4月7日)
这一天是班吉33岁的生日。他在年轻黑人勒斯特看护下先在曾是康普生家的领地上看打高尔夫球,然后在场地上来回寻找一枚勒斯特丢失的2角5分钱硬币,因为勒斯特想用它去买票看当晚巡回剧团的演出。两人回家时看见小昆丁同一个打着红色领带的男人荡秋千。勒斯特在地上捡到避孕的铁皮盒子,拿给班吉玩。晚餐时,班吉听到刚回家的杰生同小昆丁争吵。小昆丁说杰生一直在监视她,她恨透了这个家,一定要逃走。康普生太太只好把小昆丁的卧室锁上。班吉睡觉时,看见黑影从小昆丁房间的窗子里爬出来,爬到了树上。接着那黑影离开了树,穿过草地,不见了。睡觉前,他看见自己被阔的下身,哭了起来。
班吉这一天的回忆是支离破碎的,但都与他姐姐凯蒂和他童年时的事情有关。有时浮现出他小时候和凯蒂在小河沟里玩水的情形,回到家听到母亲在卧室哭泣的情景;有时浮现出他在院子里碰见凯蒂同男朋友接吻的情景;有一次,他替舅舅毛莱给他的情妇帕特生太太送信,结果叫帕特生先生穿了去;有时浮现出凯蒂生了私生女,遭遗弃后,康普生太太不许凯蒂回家,甚至不许提到她的名字的情景;有时浮现出康普生太太发现他智力不全,便把他的名字从毛莱改为班吉的情景;有时浮现出凯蒂结婚的那天他们喝醉了的情景。班吉喜欢火,总是想把手伸到有火的地方,有一次手还被烧伤了。某一天,班吉溜出大门去追逐女学生。接着班吉被女学生的父亲柏吉斯先生用栅栏桩子打昏,后来,又被送进医院做了去势手术。杰生说;“咱们家的名声已经够糟糕的了。”并说要把他送到杰克逊去。
昆丁的故事(1910年6月2日)
这一天,昆丁决定自杀。在哈佛大学他的宿舍里,想到他心爱的妹妹在婚前与达尔顿发生不正当关系,又想到他去与达尔顿打架,接着又想起自己去向父亲“承认”犯了乱伦罪,最后又想到自杀。他砸碎了爷爷留下的“是一切希望与欲望的陵墓”的手表,割伤了手。于是他走进另一位同学施里夫的房间,穿上一套新西服,把表放进衣袋,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到手提包里。分别给父亲和施里夫写了信。他把给父亲的信寄出去,给施里夫的信放进口袋里,然后进城找了一家修表店修表,在五金店买了两只大熨斗。乘有轨电车来到河对岸。倚在栏杆上,他想到凯蒂失身后嫁给了赫伯特。他不喜欢赫伯特,因为此人在哈佛读书时名声不好。他又想到家里为了供他上学,卖掉了本来属于班吉的牧场。电车此时已开到哈佛校园。下了车,见到黑人执事,托他把信转交给施里夫,又乘上电车。在车上,昆丁想到在1940年4月某一天与赫伯特会面的情形。此人自大得令人反感。他们两人正在交谈,凯蒂巴回到家。昆丁发现凯蒂身体不适,便猜想她已有身孕。赫伯特走后,昆丁嘱咐凯蒂别嫁给赫伯特,可凯蒂说她总得嫁人。
昆丁下了车,走进一家面包店。在那里,他给一位迷路的小姑娘买了几个小面包,领她走到一条小巷。不一会儿,上来很多人,其中有~个是小女孩的哥哥,他认为昆丁企图诱拐他的妹妹,把昆丁扭送到警察局。后来恰巧碰上见丁几个哈佛的同学,替他澄清了误会,拖着他去了野餐会。野餐会上,昆丁一想到自己同凯蒂过分亲热的举动,以及与凯蒂以前的男朋友的某次会面,心情就不愉快起来。这时,一位叫伯杰拉德的同学大谈特谈他的猎艳史时,他与之争吵并打了起来,被施里夫拉开。野餐会后,昆丁和同学返回住处。他已十分绝望。对他来说,既然在人世上已看不见任何希望和光明,据着便无意义,于是毅然跳水自杀了。
杰生的故事(1928年4月6日)
杰生很讨厌凯蒂的私生女小昆丁。一大早,他听说小昆了逃学而大发雷霆。小昆丁说不用他管,他威胁着要打她,迪尔西一直保护着。后来杰生押着她到学校去。杰生上邮局取了邮件,凯蒂这次也给他寄了支票,要求杰生回电报说明支票的使用情况。10点,杰生给凯蒂发去电报,说“平安无事。小昆丁今日即去信”。杰生回到店里。整个上午,杰生在想着家里令人不愉快的事:父亲去世后的出殡;为给昆丁交学费和凯蒂的出嫁费用,家里变卖了家产;由于赫伯特抛弃了凯蒂,他失去了在银行里谋职的机会;凯蒂出走后,要求杰生照顾小见丁,她出生活费。但杰生一直在侵吞这笔生活费。有一次,凯蒂要求他安排见见女儿,他收下凯蒂的礼物,却不让母女俩见面。
中午时,小昆丁向他要**的信和汇款。小见丁一再要求,他才从50元中给了她10元的汇款单。回到家,康普生太太烧了杰生换下来的支票。他要母亲允许凯蒂回来,但遭到母亲的拒绝,说是为小昆丁好。后来,他又说要把班吉送到杰克逊精神病院,说是为了减少家里的负担,咱们这样的家庭是再没什么可以骄傲的了。午饭后,杰生的老板艾尔指责他不好好干事,成天只考虑如何炒股票和做投机买卖,两人因此争吵了起来。这时候,杰生看见小昆丁逃学却浓妆艳抹地与一个打着红领带的戏班子里的戏子沿着小巷的墙根蹑手蹑脚地溜过去。等他们一转弯,杰生马上跟踪起来。来到大街上,却不见了他们的影子。太阳已西沉,杰生仍未找到,便回到镇上,从报务员那儿得知他投的股票行情大跌。晚上,他听说小昆丁和康普生太太吵架,说杰生整个下午都在跟踪她,他却矢口否认。饭后,杰生上楼,发现小昆丁被康普生太太锁在屋里,听不到一点儿声音。
迪尔西的故事(1928年4月8日)
这一天在萧瑟与寒冷中破晓了。勒斯特由于昨日看戏没有按照常规起来生火,迪尔西把他叫醒,叫他取柴,然后吩咐他上楼给班吉穿衣服。杰生埋怨说他房里的玻璃窗被打破了。他们叫小见丁下来吃早饭,但没有动静。杰生跳了起来。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跳上楼梯,从康普生太太手里拿过钥匙打开了门。小见丁的卧室里,除了她匆忙逃走时留下的一些杂乱衣物外,不见小见丁的人影。杰生立即打电话通知警察寻找。
这一天,迪尔西带着班吉去教堂参加复活节祈祷。教堂的肃穆气氛和牧师的布道文使迪尔西深受感动,而此时杰生已在20里外的地方正要求警长寻找小昆丁的下落。他说,他藏在房里的3000元钱被小昆丁全偷去了。警长说:“这姑娘的出走,是你逼出来的。”还怀疑这笔钱不属于杰生。杰生急忙驱车来到巡回剧团人员专车停*的车站,被戏团一个小老头用斧头把他赶出车厢,他只好颓丧回家。班吉坐在勒斯特的马车上兜风,端端正正地举着那支经过修整的花,他的目光宁静安详,难以描摹。班吉的大脑又恢复到空白的幸福之中。
写作特点:
首先,福克纳采用了多角度的叙述方法。传统的小说家一般或用“全能角度”亦即作家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角度来叙述,或用书中主人公自述的口吻来叙述。发展到亨利·詹姆士与康拉德,他们认为“全能角度”难以使读者信服,便采用书中主人公之外的一个人物的眼睛来观察,通过他(或她)的话或思想来叙述。福克纳又进了一步,分别用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如在《我弥留之际》中)的角度,让每一个人讲他这方面的故事。这正如发生一个事件后,新闻记者不采取自己报道的方式,却分别采访许多当事人与见证人,让他们自己对着话筒讲自己的所知。一般地说,这样做要比记者自己的叙述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意识流”是福克纳采用的另一种手法。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中也常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意识流与之不同之处是:一、它们仿佛从人物头脑里涌流而出直接被作者记录下来,前面不冠以“他想”、“他自忖”之类的引导语,二、它们可以从这一思想活动跳到另一思想活动,不必有逻辑,也不必顺时序;三、除了正常的思想活动之外,它们也包括潜意识、下意识这一类的意识活动。在《喧哗与骚动》中,前三章就是用一个又一个的意识,来叙述故事与刻划人物的。在叙述者的头脑里,从一个思绪跳到另一个思绪,有时作者变换字体以提醒读者,有时连字体也不变。但是如果细心阅读,读者还是能辨别出来的,因为每一段里都包含着某种线索。另外,思绪的变换,也总有一些根据,如看到一样东西,听到一句话,闻到一种香味等等。据统计,在“昆丁的部分”里,这样的“场景转移”发生得最多,超过二百次;“班吉的部分”里也有一百多次。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一般都是通过外表(社会、环境、家庭、居室、家具、衣饰……)的描写,逐渐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福克纳与别的一些作家却采取了颠倒的程序。他首先提供给读者混饨迷乱的内心世界的没有规律、逻辑的活动,然后逐步带引读者穿过层层迷雾,最终走到阳光底下明朗、清晰的客观世界里来。这时,读者再回过头来一看,也许会对整幅图景具有更深刻的印象与理解。
  “神话模式”是福克纳在创作《喧哗与骚动》时所用的另一种手法。所谓“神话模式”,就是在创作一部文学作品时,有意识地使其故事、人物、结构,大致与人们熟知的一个神话故事平行。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就套用了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神话模式,艾略特的《荒原》则套用了亚瑟王传说中寻找圣杯的模式。在《喧哗与骚动》中,三、一、四章的标题分别为一九二八年四月六日至八日,这三天恰好是基督受难日到复活节。而第二章的一九一0年六月二日在那一年又正好是基督圣体节的第八天。因此,康普生家历史中的这四天都与基督受难的四个主要日子有关联。不仅如此,从每一章的内容里,也都隐约可以找到与《圣经·新约》中所记基督的遭遇大致平行之处。但是,正如乔伊斯用奥德修的英雄业绩反衬斯蒂芬·德迪勒斯的软弱无能一样,福克纳也是要以基督的庄严与神圣使康普生家的子孙显得更加委琐,而他们的自私、得不到爱、受挫、失败,互相仇视,也说明了“现代人”违反了基督死前对门徒所作的“你们彼此相爱”的教导。   福克纳运用这样的神话模式,除了给他的作品增添一层反讽色彩外,也有使他的故事从描写南方一个家庭的日常琐事中突破出来,成为一个探讨人类命运问题的寓言的意思。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5 05:55 , Processed in 1.334761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