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科波拉一早便成功地摆脱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女儿"、"科波拉家族的高颜值才女"等标签,因为比起令人惊艳的首作《处女之死》和与生俱来的家族印记,用卡司、摄影、美术堆叠起的华丽表面与向来不作努力挖掘的影片深度形成的鲜明对比,才是让影迷记住她的标志性风格。 出人意料为她赢得本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影片《牡丹花下》其实也难逃这样的历史轨道,科林·法瑞尔、妮可·基德曼、克尔斯滕·邓斯特、艾丽·范宁组成的耀眼卡司,"七女一男"的设定,紧张激烈的人物关系,南北战争的沉重背景,更有原著和1971年老版的加持,这部影片有着令人艳羡的先天条件,却也不出所料地令人失望。不过乐观地想,至少比2013年那部入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的《珠光宝气》强多了,最起码《牡丹花下》的主创们懂得怎么演戏。 托马斯·P·库里南的小说《受骗》在1971年便由唐·西格尔搬上银幕,又名《独行侠独闯美人关》。很自然地,人们会将此次的新版《牡丹花下》和老版电影、原著小说进行对比。科波拉版《牡丹花下》讲述了远比原著简单的南北战争低幼版《甄嬛传》: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弗吉尼亚一所女子寄宿学校里的年轻女学生艾米在丛林中采蘑菇时,发现了树下身负重伤、奄奄一息的北方军官约翰·麦克伯里(科林·法瑞尔饰),并将他带回学校。战争时期的紧张气氛和物资短缺,加上女子学校的清规戒律,让妮可·基德曼饰演的校长玛莎、克里斯滕·邓斯特饰演的女教师艾德维娜、艾丽·范宁饰演的女学生阿莉西亚等七名女子学校成员们各怀心事,而这个男人的到来更是一潭清池惊起波澜。惮于各自的身份,女人们以各种方式向这个从天而降的男人表达着爱慕与占有欲。她们的战争中,同样不安于室的麦克伯里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只顾一时风流,最后惨死于牡丹花丛。 和旧版相比,新版大量删减了历史背景和人物细节。原著中,作为学校权威的校长玛莎有着与兄弟乱伦的历史,甚至潜意识中对女学生阿莉西亚也有性渴望;女教师艾德维娜长期被童年阴影笼罩,导致了严重的恋父情结;黑人女仆则强烈渴望着重获自由(这个角色在新版中被直接删去)。重伤仍不忘调情的"风流鬼"麦克伯里更是在故事一开始就亲吻了救回他的小女孩艾米,对七个女人的殷勤献媚花招之多远远胜过新版。这些人物设定和互动细节的缺失,让所有由情感和欲望驱动的人物行为失去了可信的动机。麦克伯里对与其没有几场对手戏铺垫的艾德维娜唐突说出"我爱你"之时,卢米埃尔大厅中立时哄堂大笑。而南北战争、种族对立的历史背景的完全模糊化,也大大缩小了故事的格局。 可以说新版《牡丹花下》就是这样一部老老实实、没有野心的小格局男女群戏。原著和老版电影中对立激烈的时代映照和微妙的政治隐喻,女权表达和男性阉割背后的两性博弈,剑拔弩张的成人感情战场,乃至暗黑惊悚的氛围营造,似乎都有"缺席"。当然,索菲亚·科波拉的新版一心追求的并不是如此面面俱到以至于失去重点的效果,何况若与原版一模一样,岂不是毫无意义的老调重弹?然而,新版《牡丹花下》即使在这样的辩驳支撑下,依然是一个摇摇欲坠、残破不堪的故事。 女子学校中的"七女一男"人物设立,几乎不是单薄无趣,便是破绽百出。删去人物背景的女教师对麦克伯里的死心塌地毫无逻辑可言。影片第一个出现的女性--小女孩艾米对故事的几个重大转折均起重要作用--是她救回了麦克伯里,与他相处的时间中又被他称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她听从校长的指示在门口挂上求救的蓝布,去树林里采摘了直接导致麦克伯里死亡的毒蘑菇。对被赋予了多重重要功能的艾米,影片不仅删去了开头与麦克伯里亲吻的情节,对艾米和麦克伯里关系的表现也更显得绵软无力。女校长被抽去了一半的人物内核,由这个闯入者产生的爱慕、暧昧、嫉妒、报复等一系列"情节链"从一开始就断裂了,截肢一场戏被一笔带过,经过影片前段的失败铺垫,观众可以轻易相信女校长真的是为保全麦克伯里的性命而非因嫉妒与报复才决定将他截肢。故事里唯一的男人,"风流鬼"麦克伯里的角色张力完全没有达到故事需要的强度,不论是性吸引力还是心理活动,表现都差了不止一口气。 不管是黑猫白猫,只要完成本分,完成度高,就是好作品。新版《牡丹花下》的最大问题不是缺乏深度,我们并不强求所有电影都有历史厚度和人文关怀。如果这是一场令人看到手心冒汗的七女争男戏,充满机关算尽和勾心斗角;或是成为一部年代版《贱女孩》,如艾丽·范宁饰演的阿莉西亚一般邪恶与天真并存;又或是着重打造暗黑惊悚的影片气质,不论如何,都比眼前的成品会强出不少。新版《牡丹花下》被盛赞的卡司、摄影和美术独立起来都不负其名,然而当它们成为影片的一部分,却无力支撑起故事纤弱的骨架。目的明确的摄影和配乐并没有成功营造惊悚气氛,和可疑的故事本身搭配之后显得格格不入。如果真要说成功的地方,便是各部门齐心协力打造了一部有着成人惊悚外壳的儿童喜剧片,勉强算是一种幽默。至少当我坐在1000人的卢米埃尔大厅里观看时,周围的人都笑得很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