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大中华] 这儿曾经令人“高攀不起”如今走下神坛大变样了!

[复制链接]

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管理员 - 管理勋章

 成长值: 3454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的历史离不开瓷器,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瓷器。
在我国,有这样一座城,因为瓷器而活色生香二千多年,美名香飘海内外。
这座城市就是景德镇。
景德镇,中国最专一的城市,素有“瓷都”之称,民国时期曾与佛山、汉口、朱仙镇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镇”。
景德镇原名昌南,为世界陶瓷文化的发源地,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有制瓷史2000多年、官窑史1000多年、御窑史600多年。
公元1004年,宋真宗赵恒对这里生产的陶瓷爱不释手,就干脆把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了这个小镇,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从此,中国瓷器成了全世界财富的象征,各国的皇宫贵族视如珍宝,竞相收藏。
据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特喜欢景德镇瓷器。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携带有大量景德镇瓷器。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景德镇陶瓷工业非常繁荣。
新中国建立后对陶瓷企业和作坊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陶瓷生产规模扩大,形成了以日用瓷为主体,艺术、建筑、工业、电子等各类陶瓷共同发展的陶瓷工业体系。
1958年创办了景德镇陶瓷学院,这是全球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校,已培育出多位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
景德镇瓷器素有官窑、民窑之别。官窑为官方创办的窑厂。
御窑厂是官窑的象征,仅见于明清两代,是中央政府在景德镇设立的专门负责御用瓷器生产的机构,产品专供御用。所有御窑产品在理论上一律贡归皇帝,他人不得使用。
御窑之所出,但求品质,不计成本;千中选十,百里挑一,尽皆选材高端、工艺精妙、品质精良。因数量极少,片瓷都是宝,残片也极难流入民间。
据记载,皇宫内所使用的御瓷,即便破损了,也不能随便处置,必须找专门的地方掩埋。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在院内施工时,曾挖出过大量各个年代的陶瓷碎片,证实了这一记载。
历来,人们对“高攀不起”的神秘御窑厂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景德镇缘源陶瓷厂的前身就是御窑厂,解放后成立官窑陶瓷研究中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1978年官窑御窑走下神坛,成立缘源御瓷有限公司。“官窑”、“御窑”一变而成为“民窑”,使得普通百姓也能使用古代达官贵人拥用的瓷器了。
缘源陶瓷厂车间很大,车间内摆放整齐的有各种瓷器制品,还有工人师傅在现场制作。
他们用高岭土和胚泥、用旋盘做器皿、用毛笔彩绘、用机器上釉、用电炉定型。屋里热烘烘的,架上摆满了杯、盘、碗、盏、壶、罐等成品和半成品,以及一些艺术陶瓷。
一道完美的瓷器,从瓷泥到瓷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手工工序做成。拉胚、印胚、利胚、上釉、画胚等多道手工工序制成。每一道工序上的老师傅,均是从小就从事这一行的,几十年如一日,造就了今日熟练的手工艺术,制造一件又一件的精品。
待熟悉了工艺流程,我们一起去“官窑产品陈列馆”欣赏精品。
陈列馆堂皇如宫廷,上千平米的多个展室内,精品琳琅满目,有特供的“毛瓷”,以及出国访问特制的礼品瓷,还有品种繁多的的家用瓷。灯光透射下,轻轻叩击中,件件堪称“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让人大为惊叹,喜爱不已!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30 00:21 , Processed in 0.841947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