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这类骗局正加速扩张:超千万人沉迷其中 金额数千亿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2920

绿铜v3_04灰铜v1_05灰金v1_05绿银v3_04紫铜v1_05绿金v1_01绿金v3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2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制日报》公布了一份报告显示,因为微传销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特点,参与微传销的人数和金额难以统计,保守估计,参与人员千万人以上,参与金额达数千亿,无论人数和金额都远远超出传统传销。

  “微传销”是撕裂社会的大隐患

  如何打击微传销防止它迅速蔓延?

  光明网说,任由微传销野蛮生长下去,就会演变成撕裂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巨大隐患。有关部门应该主动出击。把微信、QQ等社交或可能成为微传销载体的平台企业纳入连带责任范畴,实行“齐抓共管”,不给“微传销”留有传播空间和渠道。

  另外,在打击的同时要避免“误伤”,不能因此给真正互联网企业创新带来任何不利和烦恼。

  治理“微传销”要善用“微力量”

  除此以外,还要利用网民个体的力量。《曲靖日报》就说,微传销渗透性强、危害力大,每个网民都要增强自律防范,否则,谁都有可能既成为害人者也沦为受害者。所以,要充分利用网民个体“微力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更多网民成为反传销志愿者。

  在qq群、微信朋友圈积极、主动反洗脑、反诈骗,无疑有望营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氛围和声势,挤压微传销的寄生和传播空间,用正能量战胜负能量。

  打击微传销也要用网络思维

  《证券日报》常务副总编董少鹏说,利用微信等互联网手段搞传销,是违法活动的“新业态”,应该以创新手段加以治理。

  虽然微信传播具有虚拟化的弊端,但却有证据易锁定、路径更明确的好处,公安机关应当利用好这一特点,集中警力依法查缴。电信和网络服务商应进一步落实后台实名制,拒绝不记名卡用于网络注册,杜绝网络欺诈“无头案”。


插件设计:zasq.net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沙发
发表于 2016-7-19 21:03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把我一点儿。不贪财,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就不会受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7-19 21:08 | 只看该作者
微商越来越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3 11:38 , Processed in 1.339772 second(s), 5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