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大中华] 探村浙江磐安 | 大皿古村,江南小凤凰,千年时光温润溪畔人家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3470

灰金v1_05灰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金v3_05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铜v1_05紫银v2_05紫银v1_01宝血灵晶灰铜v3_01紫铜v2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22 0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江金华,磐安,大皿古村。


清澈的皿溪从远处缓缓地流淌,流过了千年的时光,抬眼可见远处马鞍形的双峰山,一水横穿,两山对峙。双峰乡的大皿村,被人誉为“江南小凤凰”。




皿溪两岸分布着皿一、皿二、皿三、皿四共四村,皿溪两岸有三座古桥相连,形似“羊”字的三横。唐武宗时,有一位叫羊愔的始祖来到大皿,经过一千多年的繁衍生息,这儿成为了规模较大的羊氏聚居地。





大皿古村,没有城市的喧嚣,还保持着古村落那一份原始的宁静,羊氏后人还保持着一种大山深处的淳朴,有小孩在皿溪中撑着竹排,有妇女抱着小孩在溪边散步,有老人在自己的家门口守望着余生。


从兴峰桥出发,沿着东街而上,先是看到一座单拱的石拱桥,桥下的溪水泛着浪花,形成一排小小的瀑流。桥不远处见到一处古民居,门口有“爰得我所”四字,这是一处普通人家的房子,但是隐隐可见主人的文化品位。“爰得我所”,这来自《诗经》里的优美的句子,意为“于是就得到了我们可以安居的处所”,寄托了主人美好的生活理想。




走不远,到“进士牌坊”,这座牌坊建于明万历年间,为纪念宋代进士羊永德而建,牌坊用青砖砌成,牌坊中间阳刻“进士”二字,右书“宋绍圣甲戌进士羊永德”,左书“二十五世孙文授重立”,坊顶设葫芦铁叉,两段饰鸱吻,瓦楞上饰双狮,主脊檐下施斗拱四朵。明间上下横梁额坊为浮雕凤凰牡丹、双狮戏球,次间横梁额坊为浮雕鲤鱼跃龙门。牌坊内是进士台门里,是大皿村中体量最大的古民居群。中轴线上有三进四天井,边上有三个四合院,中心建筑是明德堂。大皿村人才辈出,自唐朝以来,村里先后出过四位进士一位武亚元和无数贡生、秀才,近代出过6位博士。






跟进士牌坊一样有名的还有节孝坊,节孝坊在皿溪边上,牌坊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磨砖砌置,正背面第二层饰有“节孝”二字,下边一行刻“为行为正二百十一庠生羊逢蔼妻XXX”,上有“圣旨”二字,周边饰双龙戏珠图案,据《羊氏宗谱载》:“本县生员羊凤蔼妻卢 氏矢志节烈,恩诏准予旌表,奉旨给银三十两建坊”。






往上走,能见到赵仲苏故居,院子里的桂花树郁郁葱葱,抗战时期,宁波中学校长赵仲苏和女儿赵惠媛曾住在这儿。大皿村和宁波中学曾有一段渊源:1937年,抗战爆发,为了躲避战火,承继学业,宁波中学校长赵仲苏带领学生开始内迁的艰难历程迁鄞县胡家坟,再迁嵊县太平,又迁嵊县玠溪,1943年,赵校长遇见大皿的学生羊省三,在他的引荐下,历经艰辛,迁移到崇山峻岭中的磐安大皿村,大皿村民得知宁波中学学生从路途遥远的地方搬来,村民自发组织起来跋涉几十里山路到大盘接应,把课桌、图书、仪器等搬到双峰山下,1946年1月学校重新搬回宁波。在大皿的三年时光里,师学和大皿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师生们珍惜时光,以勤教苦学来报效国家,1945年的高中毕业班22人中有15人考进大学,其中有10人考进浙江大学。




行走在大皿古村,许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让你仿佛走进一段曾经的历史:羊德荣旧居的格栅门、洋线柱和雕着狮子的牛腿保存着那被岁月熏黑的颜色;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7年)的登科第的砖雕和堂中悬挂着的“贻翼堂” 的匾额诉说着昔日的荣耀;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清德堂里的“悬规、植矩、诒勤、师俭、有孚、谦益”的家训成了大皿人心中的铭记;建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希宠公祠里栩栩如生的金鸡、凤凰、狮子、梅花鹿的牛腿与天井里百年的桂花树互相映衬;普通老宅里新辟的“计量博物馆”中主人从一杆秤中悟出了“秤虽小,却可以秤人心”的哲理……






中饭在羊家小厨里吃,吃到了皿溪的小鱼,抬眼看见的是熟悉的话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闲谈中,老板告诉我,磐安有最奇特的古老民俗——炼火,村民能够赤脚从烧红的700多度的炭火上踩过。想起了央视《远方的家——北纬三十度中国行》里看到过的一幕:一个个光着膀子的乡民,装扮成原始人的模样勇敢地赤脚冲过火红的炭火,这种勇往直前的炼火精神深深地被震撼。










大皿村的溪水静静地流淌,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是一种平和的生活,沿着皿溪慢慢地走,让人的心灵宁静。




离开村子的时候,看到皿溪中有两个七八岁小孩子,一男一女在娴熟地撑着竹排,那一幕成了皿溪古村最温馨持久的记忆。








古村记编辑,欢迎关注古村记
图、文均原创于古村记特约作者:宁海葛劲松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323389227 )

GMT+8, 2024-12-21 01:39 , Processed in 0.21015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