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摄影美图] 古巴,无疑灵魂出窍一番

[复制链接]

绿铜v3_05绿银v3_05绿金v3_01紫铜v1_05紫银v1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2-11 1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这里最刻骨铭心的日子,也不过走走路、吃吃饭,或者在海边踟蹰一会儿、听听音乐。


他们有意志力有惯了,知道过好普通日子很不容易,大半个世纪了他们居住的城区建筑大多仍是年久失修。几百年的西班牙殖民统治,与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对峙,他们是受过很大委屈的,被美国文明与价值观夺走了自信。日子过普通一点没关系,关键是不能对自我价值有所怀疑。于是古巴人的生活和交流中,充满了爱的箴言、劝导与慨叹。

只要有音乐就开始起舞,很多事情就这样罢休了

这里餐馆的侍应尽管英语不好,做起事来却细节考究,还会给你很多“冷不防”的帮助,才来不久,亲身经历了吃完晚饭手机掉在餐馆里,后来他们气喘吁吁地追上来把手机给我送来。看到个抽烟没找到打火机的女人,走向迎面而来的一个抽烟的男人,嘴里衔着烟很自然地去要火,那种没头没尾中不知道要发生多少故事。还有他们热爱拉你去跳舞的坏毛病,那样热情奔放的舞蹈不是每个人都会跳的。

还有古巴莎莎舞舞步中神秘的气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那种神秘的气息,还表现在,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面对政治封锁面对物资匮乏,这个国家的人非但没有动乱、潦倒,反而寿命越来越长、国民识字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七。可见古巴人从没有胸怀过无穷无尽的怨念,他们似乎也不怎么责怪,他们做过的梦、吃过的苦都倾注在音乐和舞蹈里。只要有音乐就开始起舞,很多事情就这样罢休了,一种无法掩饰的幸福感和自己给自己尊严的能力。

哈瓦那老城,遍布的都是教堂、小广场、老爷车,遍地都是咖啡馆和小酒馆里的日常生活。

这里人的英文不好,说的都是西班牙语。但是很多东西是有通俗性的,例如与海明威有关的一切,例如当年奥巴马访问古巴时的路线,例如国会大厦和岁月广场,例如搭乘敞篷老爷车司机必带你去的雪茄工厂和蔗糖厂。

在古巴社会主义制度的不优越性在于到处都是切·格瓦拉的头像,冰箱贴也是、明信片也是、硬币和墙面上、国营商店的店面里全都是他。

但是古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这里的学生会一起走五公里路上下学,这里的人会采取鼓励的态度对待靠音乐为生的乐队,他们做集体工作的时候会互相征求同意、连表情都是一致的没什么区别,吃自己当地的古巴红豆米饭时吃得高兴的劲头也是一样的。


常常听到那种热烈的一致的掌声,看到每个建筑物旁都穿着制服的警察和军校学生在执勤以保护人们的安全,会觉得这种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感觉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天壇饭店的老板娘,一个嫁给古巴人的中国女人

在古巴的华人很少,好像他们拖拉机是从中国进口的,当年中国领导人访问古巴还给他们带过很多平底锅,贸易上中国也援助了这边很多,于是这之间有些人员往来吧。


下飞机刚遇到的中国人,出海关不会填行李申报单,我帮他填了。他觉得我热心肠,取行李的时候便滔滔不绝地和我讲了很多。他是到哈瓦那最有名的一家中餐馆“天堂”做帮工的,说实话长得还蛮五官端正的。天堂的老板是个上海女人,嫁给古巴人然后留在这开中餐馆,生意做得很好刚换了一个更大的门面还自带了菜园。她自己在地里种中国蔬菜,丝瓜青豆土豆之类的,这次就叫他带了很多种子过来。

听完猜想,千里迢迢来帮老板娘的男人会和她是什么关系呢。不过来到这里,肯定最后不是什么中国式的大团圆。以小说的方式去想,会不会那个古巴人很丑很恶劣总之是很负面的一个人物,然后他的中国妻子想方设法找到一个中国人再爱自己。

后来我去到中国城,专程去了这家天壇酒店,原来不是我听成的“天堂”。我问一个叫陶叔的人,为什么是这个天壇,他说因为二十年前这家小饭店开始的时候,老板娘手上正好有一瓶清凉油,名字叫天壇。他们在古巴用,又不侵权,还有就是这个名字一听风水上就特别好。结果证明了他们的运气好,这么多年来,真正有中国人参与的中餐馆都变质了,连口味都根据古巴人喜欢的改掉了,还有因为政治的原因中国人都走得差不多了。

留在中国城的都是古巴人,早期开饭店也基本是这个情况,一个中国女人嫁给了一个古巴人,要不就是一个古巴女人和一个中国男人结婚创的事业。陶叔长得蛮帅的,年纪五十左右,他是老板娘的弟弟,现在中国城的这家是老店,他和他父母还有一个来古巴学西班牙语的大厨的侄子做管理工作,下面有十几个古巴工人。

原来的古巴,亲近中国和俄罗斯,关系良好的时期很多人过来发展和生活。现在和美国关系缓和些了,又因为种种原因,俄罗斯人暗暗地走了,中国人也走了。

留下的中国人,因为古巴政策的原因,不得不找异乡人做对象,并且把自己的另一半铺张地渲染一番,这样既可以得到体桖又可以得到尊重。

他带我转了一圈这个二层楼的中式风情十足的饭店,二楼最豪华的包厢里挂着他妹夫和一些名人的合照,有很多华人将军,还有中美领导人。原来这古巴人是个身份很正面的人,他是中美友谊维系的一个知名人物,因为他原来去过北大读书,年轻开始练武术,精通武术在古巴开办了武术培训。但凡有中国领导人来,他的团队都要上台表演的。

他又指给我看他姐姐的照片,那应该是年轻的时候,是很漂亮从年轻就显得颇富态的一个女人,脸圆圆的,身材丰满但不至于过度。有点像郑少秋的女儿郑欣宜瘦下来的样子。她和丈夫的关系好像也很好,所以证明我的猜想都是错的。

不过我突然跟陶叔说了那个来天壇做工的男人,他答了一句:我们扩张了需要新厨师,他就是过来到新店做大厨的。不过他听我说那个人带了那么多种子,倒是又补充了:怎么带那么种子了呢,海关不允许带那么多种子的。

最后我好奇陶叔是娶了中国女人还是古巴女人,他告诉我是一个古巴女人。

我问也是一个名人吗。他说那倒不是,只是一个普通的古巴女人。我仍是觉得隐隐的,有很多值得想的问题。古巴人青春吗,热情中有纯情吗,和古巴人结婚然后就可以迅速地结束那种寄居引起的无尽的深感了吗。身边有了他们,在古巴生活就更好了吗。

在古巴生活的还有一个中国女孩叫露露,她几年前是在这边读西班牙语研究生的,学费5000多红(cuc)一年,换算成人民币接近四万块钱,还好不贵。到现在她已经在哈瓦那待了五年,毕业两年多了,之前做什么没说,现在反正打算做系统性的旅游公司。

她对我讲到她和原来一起从中国来留学的男朋友分手了,两个人各自找了古巴对象。她给我看手机里古巴男朋友照片,看了还是挺帅的。问她怎么选了他,他说一般古巴人每月平均赚五十cuc,他可以赚三四千cuc。她说,他和一般古巴男人不一样,很聪明很会赚钱。不但是古巴的白人,生活也很有品味。

她说她是真的打算和他结婚的,一点也不忸怩,一点没有那种不知道拿什么话来回答你问题的迟疑。可能她是幸运的,她的异国恋是没有苦况的。可能她的心就是急于在找一个这样的人,免得枯涩久了,变为脆弱了。

当年的乌克兰小姑娘现在俨然已入乡随俗,活泼阳光如古巴姑娘

说到脆弱,你知道在古巴,谁是最脆弱的吗。


这个故事我也是从在哈瓦那留学的一个96年男孩小罗那里得知的。他说他认识她是在靠近普拉多海滨大道上,她工作的地方是一家苏维埃风格的餐馆纳兹达柔维也。她很开朗,叫伊莲娜,在餐馆做服务员。

“她和另一个叫莉安娜的姑娘都是苏联时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居民,事件发生后被苏联送到古巴接受治疗,她们来古巴的时候只有两岁半,自幼居住在古巴,现在已是古巴国籍。一起来古巴的同一批核辐射难民有五十多人被古巴政府安排在达拉拉(如今学医的中国留学生在此地上学)治疗,如今仍然幸存的只剩下她们两个人了,言者轻描淡写,听者却感觉到当年无奈的残酷。当年的乌克兰小姑娘现在俨然已入乡随俗,活泼阳光如古巴姑娘。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祝她们余生幸福快乐。”

这是他为她写下的。

总之,她们应该脆弱,她们也应该来到古巴。这里的乐器嘈嘈杂杂,这里的人总是渴慕比自己笑得更美的人,这里有的是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觉。如果说切尔诺贝利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悲伤的梦,那古巴一定是他们最后最长最满载浓厚笑意的梦。

关于古巴,我是带着一点忐忑离开的。


这个网络开放的热点少得可怜的国家,想上网必须在公共开放的地方;排队购买上网卡,而队伍特别长,很可能排到的时候,上网卡已销售一空。那样的一些天里,不能上网的我,终日面对着不能上网的古巴人,想到世事果然都如浮光掠影。想到这里人东奔西跑地获取我们片刻可以得到的信息。想到我们的快和他们的沉实。

这里的人,放得开躲得开。

他们步履轻盈地来回走,那种和阳光互为主角的快乐和生动,那么强烈地要保持自身本色的愿望,让我不自觉地灵魂出窍了几番。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6 22:54 , Processed in 0.763868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