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摄影美图] 贵州兴义:曾经的那片海,曾经的贵州龙

[复制链接]

绿铜v3_05绿银v3_05绿金v3_01紫铜v1_05紫银v1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2-8 1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兴义市绿荫村的贵州龙发掘现场,看到贵州龙,


它是一种小型幻龙它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

古生物、野外挖化石,地质生物考察是一件脏累的事情,听到说小心翼翼地挖了一上午也只发现两条“贵州龙”。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江大勇、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Ryosuke Motani、意大利米兰大学教授Andrea Tintori带领博士生正在此处挖掘贵州龙。

他们开玩笑地聊,大部分时候他们就是在凿挖的声音中度过的,而声音真的很美就像音乐。大概是一种同情与承情,自然是本心而动,人是性情中人。

若真算作音乐,那该是多么超拔、洁净、温柔、坚守的音乐。一切都因考古人员内心不动不摇的坚持而清新和纯善。当然,这样的音乐再美,也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在某个过程中,那些小锤子小铲子怦然地响,响起来也是一种“古”,随之再归于寂静。

于人心的变动与不变出发,仿佛它们不屑让太吵嚷的人听到和看到。

在北京大学江大勇教授的微信上看到美国地质学会学术年会的展会也有贵州龙,可见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而曾经《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一则《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被认定》报道早就引起强烈的反响。

贵州龙裹挟着厚重的历史气息。两亿四千万年前,贵州龙动物群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


关于贵州龙也有很过故事,例如有一块龙化石是旅美贵州龙,几经周转回到中国。例如有一块化石是一只雌龙正哺育一群婴儿贵州龙意外成为化石。例如两只拥抱在一起的贵州龙爱侣为了对方能活下去的垂死挣扎…

无涯的考古,更像一场赴火的仪式。陌生如探险,是层层剥蚀、忐忑不安、似是而非、久藏不已的体验。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是贵州龙的故乡,这里曾经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贵州龙就出没在浩瀚的海面上,和那个年代应有尽有的海洋生物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

它比恐龙是要温馨许多的,所以你敢去深情注视着那些细小的骸骨。岁月如真有轮回,不知这些贵州龙都投身到了何处,成了哪种生命。现实充满了机缘,像一部小说的开头,你永远不知道一群人为什么突然走到了这里?

或许,我们曾经是它的同类,或许我们曾就是一只小小的贵州龙。而世上事本来就是这样有机巧在的。


被吸引而来的考古学家呢。我们只是来了解已经被揭晓的知识,他们仍然在小心求证和不断地推理着。

烈日下,汗水中,因为挖凿而受的伤,考古学家们的手因为贵州龙而与兴义这片土地有了母子父子般的血肉质感。他们在这些过程中享有他人不曾明白无从追究的乐趣。没有人知道哪一铲下去能够见到一只贵州龙,但就是被那个正向的结果吸引过去。

好像寻找贵州龙的考古学家蹲伏在那里,我们那么严肃地想象着地质世界的各种叠化与辉映。他们却只觉得可爱。那些千姿百态的“龙”跃然于板状薄层灰岩上,栩栩如生,就像孩子一样俏皮。

谁说,在面临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时,贵州龙身上没有为了生存、情爱、信念而生的压抑和唯美。

你知道吗,贵州龙的标本分为腹视和背视,背视贵州龙可以数得清它的颈骨和背椎骨的数量,腹视可以看它心内的、没有开花便已凋谢的精神之恋。你知道吗,在兴义被发现的贵州龙古生物化石群,它们保存的丰富性、完整性和精美性。

地球的沧海桑田就是会造成这些繁复的死亡和新生。对于家族,对于故土,对于远亲近邻,或许它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环,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它内心的丝丝缕缕和无法割舍。

生活没有结局,但是生命有。这爬行动物的化石上仍然看得到眼眶。却可惜,看不见它们的眼睛。

贵州龙的化石,以及同时期的鱼龙、乌沙飞鱼、海百合的化石动物群。岁月风蚀了血肉,但是它们集体性的某种诉说,仍然形成了力量,让它们重要到比一个活的生命更需要认真对待。或许有些唯心,我仍然相信它们托付了另一个灵魂中的自我,以相应的方式在人类历史上得以留存下来。

冥冥之中,总是有一股力量决定了它们继续睡着,那么梦仍在继续。它从地下被挖掘出来,它的故事就要在地面上行走了。

摄影/觉非行记

从2.4亿年前到1957年7月,一个地理到另一个地理,一种水土到另一种水土。这个群体都是隐在的。作为黔西南的地质遗迹,被发现之后,还涉及命名。

贵州龙属于鳍龙目中的肿肋龙类,个体较小,但身形细长而弯曲,四肢相当强壮。

“龙”有着中国的民族性,大概是希望像民族志一样传下去,所以称之为“贵州龙”吧。发现者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先生,他在黔西南兴义的绿荫村发现了保存精美的爬行动物化石。为让后人记住化石发现者胡承志先生,因此它的全名是“胡氏贵州龙”。

摄影/觉非行记

曾经的兴义,无疑是大海中很神秘的海域,从菊石到扇贝,从贵州龙到鱼龙,从盾齿龙到幻龙,生存的时候是你死我活,灾难降临的时候是无论强弱全部窒息而死。

埋藏的时候是平等地分布在黔西南兴义市,留名的时候是集团、是族类。

无论认可与否,这片海域所携有的故事就像一个谜团,留在黔西南这片土地上。

一只正为喂食的雌贵州龙化石

贵州龙的博物馆,展览着各种贵州龙。好像是一个有当事人的现场,如果你有着不亚于学术的细致,你可以看到那种不可见的伤痛。

它们就像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个案,等你那么有心去拼成图景,去全知全觉地俯瞰,去一目了然破了这个案。

同样充满纪实的精神,同样需要透彻的观察,但已经不仅仅是考古的工作了。形被还原得那么透彻,还剩下影。

没有讲述,所以无法盖棺。作为贵州龙化石遗迹的发源地,黔西南兴义除了贵州龙博物馆、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还将结合科普教育、旅游为一体。

或许未来会有很多孩子来到这里,给这些贵州龙取名字,喊爸爸妈妈在床头讲贵州龙的故事。或许属于他们的另一种人生、另一个世界会因贵州龙而存在。

我们来过了。觉得体验很新奇。

但对于驻扎于此的考古学教授们、修理化石的工作人员们、博物馆的守馆人,他们却因贵州龙而寂寞着,而思考着,而度过了又一个日常。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6 22:57 , Processed in 1.318800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