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何以为家》堪称黎巴嫩版《一九四二》,温故而不知新的生存史 [打印本页]

作者: KIMET    时间: 2019-5-1 09:57
标题: 《何以为家》堪称黎巴嫩版《一九四二》,温故而不知新的生存史
马庆云
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的电影《何以为家》中国内地上映。首日拿下1247.5万元的综合票房,出乎很多业内人士的预料。这一成绩,也足以证明,我们的影迷开始审美觉醒,对有深刻社会内涵的电影正在逐渐接受并且热切期盼。



娜丁·拉巴基是黎巴嫩方面非常值得注意的电影导演,她不仅兼具表演才华,而且可以自己创作剧本,并且实现自编自导。其2011年的《吾等何处去》便通过宗教式的天问,拿到了第64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提名),和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该片更是在2012年获得了第17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的最佳外语片提名。
而这次的《何以为家》,截至目前,已经拿到十一项国际电影节的大奖的提名,戛纳和奥斯卡,都将此片列为最佳提名影片。以其社会深度与人文内涵而言,《何以为家》够得上今年最为优秀的“世界级”电影。它看似讲的是黎巴嫩的“悲惨世界”,实则讲的是地球所有族群都必然存在的生存历史问题。



这部《何以为家》剧情故事并不复杂,讲的是一个黎巴嫩12岁的男孩将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质问养不了自己为何要生自己。此间,用闪回地方式,呈现了男孩及其周边人群的“悲惨世界”境地。这个将镜头放在贫民窟的电影,发出了天问一样的人物自白: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殴打、链子、管子、皮带。 我听过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狗娘养的东西”,“滚,你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 生活是个婊子,我以为我们能活得体面,能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宁愿我们做洗碗工。



有某些评论声音将这部《何以为家》“生育癌”化。认为这部电影痛斥的是生的出来但养不起来的问题,批判的是那些父母的不负责任。这是何等的“智商癌”的电影解读方式。将族群生存灾难归结到单独个体家庭的生养问题上,属于典型的歪曲解读方式。《何以为家》应该给人以直面的勇气。
我认为,黎巴嫩的这部电影,在气质上,与中国的《一九四二》相仿,它们追问的都是人类族群的生存困境尤其是温饱困境问题。怎样才能吃饱饭,成为《一九四二》、《何以为家》真正透彻心扉的大问题。族群民众的生存都成了大问题,孩子们“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



在《何以为家》当中,女孩子刚刚来例假,便被卖出去,嫁给一个中年男人。而这个女孩子最终怀孕三个月大出血而死。在《一九四二》当中,为了生存,地主家的千金小姐最后也被卖到了窑子里边。当然,后者比前者更加绝望。在《一九四二》当中,被卖掉的女孩子已经麻木了,她精神上顺从这种所谓的命运安排。在《何以为家》当中,尚且有一丝的无力反抗。
一个状告父母的电影主干,实则要牵扯出来的是整个族群的生存温饱困境问题。而电影真正追问的,也正是“如何才能让大家都有一个温饱家庭”的最初级生存要求的问题。汉语翻译名称的《何以为家》,带着中国知识分子上千年的文化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想,《何以为家》的精神主旨,也是杜甫式的“安得广厦”?



汉语翻译版本言简意赅,切中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怀“要害”。当然,这部电影的黎巴嫩名字也非常值得注意——《迦百农》。迦百农本是圣经里的地名,位于今天的以色列加利利海附近,现已成为一片废墟。在英语和法语中,“迦百农”(Capernaum)又有“乱和无规则”的含义,而这,正是影片所展现的。
“乱和无规则”的展示,正是要追求不乱和有规则,追求温饱,追求生存。诚如刘震云老师在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当中所言,温故的,不过是为了知新。对生存温饱困境的电影化呈现,正是要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而形成一种前进的族群共识性的要求。然而,《何以为家》当中,最后也呈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无力感。



孤儿寡母,虽然团聚,但只能最终被驱逐出境。起诉自己父母的男孩,最终也只不过是拿到了去瑞典的护照。自己的故土,依旧是“何以为家”的。面对现实,电影往往是无力的。然而,我们依旧这么倔强地直面着,如鹰隼打量深渊。






欢迎光临 (https://ftp.zazw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