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朝和沙俄在东北干了一仗,清朝赢了,却还割地80万平方公里 [打印本页]

作者: dragonkym    时间: 2019-4-8 01:36
标题: 清朝和沙俄在东北干了一仗,清朝赢了,却还割地80万平方公里

整个清朝给大家的印象,应该就是割地赔款了,割完这块割那块,赔完这个陪那个,“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统治者无耻到了极点,整个国家也屈辱到了极点。

清朝割地赔款的“盛况”,主要集中在鸦片战争之后,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华的国门,清朝打不赢就一个劲儿的培培赔。可是在清朝建国初期,它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那个时候它跟进犯的沙俄在东北干了一仗,这仗打赢了,可清朝居然还割地给了沙俄,这让人惊掉下巴的骚操作是怎么回事呢?




自17世纪中叶以来,俄罗斯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山脉,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滥杀当地百姓,抢劫谷物和水貂。入侵的俄军占领了黑龙江流域的主城——雅克萨,雅克萨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以东黑龙江北岸(今俄罗斯阿尔巴金诺),但在历史上是中国东北边疆古城。

清军开始反击俄罗斯军队的侵略,1685年6月,都统彭春率领清军用“红衣大炮”围攻了雅克萨城达三天之久,把俄国军队留在了这个位于海峡的城市,迫使俄国督军托尔布津投降。出乎意料的是,托尔布津在得知清军撤离后,很快在8月份又占领了雅克萨,并重建了雅克萨军事堡垒。




于是,清军进行了雅克萨的第二次战役。1686年夏天,清军出兵雅克萨,托尔布津很快被杀,但清军受到了沙俄军队建造的军事堡垒的阻碍,迟迟没有攻下雅克萨。季节很快到了冬季,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清军包围了雅克萨10个月,沙俄军队才被迫投降。

虽然这场仗清朝最后打赢了,但是这场胜利却并不能说明清军有多么强大,相反,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清军在军备上远落后于战败的俄军。




满清由于之前被明朝火器打得怀疑人生,入关以后就非常忌惮火器,害怕“汉人凭此利器造反”,而把明朝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火器都销毁了,连带制造火器的图纸也都一并烧毁了,并杀害了不少火器专家或者强迫他们下岗。

而雅克萨之战的时候,沙俄已经用上了射程达300米的燧发枪了,清军却还在用着大刀长矛这些冷兵器,只配备了极少量的鸟枪。




清人所画战争场景

那清军是靠什么赢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呢?虽然清军拥有的火枪寥寥无几,但在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中,其数量可观的火炮派上了用场,其中最有威力的当属20门“红衣大炮”,一举炸毁了雅克萨的木制城墙和塔楼,炸死俄军100余人。当时雅克萨城里只有3门炮,清军猛烈的炮火几乎令俄军无力还击。

而令人讽刺的是,这20门红衣大炮,也是明朝末年的留存,红衣大炮非常重,需要好几个人才能搬动,所以满清统治者当时就把这几门大炮看管了起来,并没有销毁,没想到就在这里派上了用场,但是相关的制造图纸以及技术人员全都没有了,所以这样的大炮也是坏一台少一台。




流传下来的红衣大炮文物

然而,在雅克萨第二次战役中,沙俄军队将雅克萨城堡从木质结构改为土木混合结构。在沙俄军队升级防御之后,被清军视为胜利法宝的红衣大炮已不再强大,无法帮助清军轻松攻城,所以清军只能采取围城这样的蠢办法。

清军最终以远远超过沙俄军队的数量赢得了胜利。当时,清廷为雅克萨战役精心准备,建立了黑龙江海军,并建造了500多艘战舰和运输船。雅克萨第一次战役中清军的总人数约为3000人,雅克萨的第二场战斗涉及相对较少的2100人。




沙俄人所画雅克萨守城军

相比之下,在雅克萨的第一场战斗中,俄罗斯军队只集结了450人,包括农民、商人和猎人。在第二次雅克萨战争中,俄罗斯军队加强了驻军,但只有826人。

可以说,清军凭借其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和充足的战争物资,最终赢得了雅克萨战役。

清朝在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后,于1689年和俄方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签署场景(蜡像)

但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个条约中,清朝将外兴安岭以北,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地区的8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都划归给了沙俄。打了败仗你割地赔款还还能想得通,但你打了胜仗你还割地?这就让人懵逼了啊,莫非康熙这是你家祖传的操作?

更痛心的是,俄国因乌克兰卷入了与波兰的战争,与当时强大的北欧国家瑞典的战争也迫在眉睫。在这样的形势下,清朝与俄国签订了这样的边界条约。




当时,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达到了中国的近邻: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荷兰人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罢工者到达日本西南部;英国、法国和葡萄牙在印度和印支半岛建立了许多殖民据点……

大约两百年后,当欧洲列强的国力越来越强大时,他们看到清朝仍然如此落后,于是贪婪之心纷纷膨胀。1840年后,中国边境狼烟四起,国门不断被列强炮火轰开,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一败涂地,17年后,大清王朝终于在风雨飘摇之中寿终正寝。







欢迎光临 (https://ftp.zazw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